度过历史瓶颈期之后:细说中国史上历代王朝的第七十个年头(
大唐王朝


公元687年,大唐垂拱三年,25岁的唐睿宗李旦正高坐在长安城的龙庭之上,但这只是表面,他背后那个威严的母后才是此时历史的主角。三年后,他的母后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但建国七十年的大唐,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候,初唐四杰的时代已然过去,28岁的贺知章还在努力参加着科举考试,在他身后,李白、孟浩然、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刘禹锡、贾岛、孟郊等大唐下一代新生力量即将闪亮登场,若干年后,他们将“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北宋王朝

公元1029年,宋仁宗天圣七年,年仅19岁的赵祯在北宋建国七十周年成为了第四代皇帝,但仍由61岁的刘太后临朝听政、左右着大宋王朝的局面。这一年,朝廷的红人范仲淹因为上书阻止群臣为太后祝寿,惹怒龙颜,被一纸诏书贬出京城,这仅仅只是他屡次被贬的开端罢了,后续的岁月里,这位北宋红人屡次被贬,遂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而当时仅仅22岁的欧阳修,在经历两次科举失利之后,终于在这一年考得状元,一雪前耻。与欧阳修不同,一位外号叫做“黑炭”的名叫包拯的青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科举中第了,但他为了在庐州老家侍奉父母,被朝廷征召了几次都不肯出来做官,到时民间流传不少关于他少年时的破案情节。而未来在朝堂上打的不可开交的司马光与王安石,这一年一个只有十岁、一个方才八岁,一个忙于砸缸,一个正在挨戒尺。还有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他既没名气也无科举,只好在这一年早早地结婚,并随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多年之后,这个名叫苏洵的人方厚积薄发,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并称于世。
南宋王朝

偏安杭州的南宋在公元1196年的西子湖畔迎来了自己的第七十个年头,这一年的中华大地不只有这一个年号,这一年既是西夏天庆三年,也是大金明昌七年,还是西辽天禧十九年。而在更北的北方草原上,一个名字叫做铁木真的中年男人正带领着草原上骁勇善战的乞颜部勇士们在蒙古高原上尽情驰骋着。不过这在北方草原发生的变化,南宋王朝却丝毫未知,因为此时的权臣韩侂胄正在极力排斥着儒学。推崇儒学的宋太宗长子七世孙赵汝愚被排挤出临安,并在这一年病逝于赴永州的途中。而已经66岁的朱熹也在这一年被斥之为“伪学魁首”,朱子门人遭到严重打击,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的朱熹偏偏又遭此难,最终带着遗憾于四年后离开人世。可能在弥留之际的朱熹,从未想过数百年后,自己的著述会成为一门经典学问,更是成为知识分子的必考科目。
大元王朝

公元1340年,离忽必烈建立蒙元已然70年了,但是蒙古人似乎依旧不擅长治理这块土地。20岁的元惠宗妥懽贴睦尔,因为天灾不断,不得已放下自己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以及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的架子,面向全国下罪己诏。而这一年,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迅速成长为蒙元帝国的中书右丞相,成为蒙古人的政界新星,这个年轻人叫做脱脱。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四史中,有三本(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写的便是这个年轻人的名字。而在南方的一个野外,已经44岁的施耐庵在读完《大宋宣和遗事》之后,兴奋地拿起笔来,开始与自己年轻的徒弟罗贯中一起创作一本名叫《水浒传》的小说。这个年轻的徒弟后来写上瘾了,自己又根据民间评书,写了一本关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历史章回体小说,他也凭借自己这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让自己的名字与自己的师傅并驾齐驱。
大明王朝

公元1437年,大明王朝在第六代掌门人明英宗朱祁镇的手中迎来第七十个年头。此时的朱祁镇虽然只有十岁,但高度完善的大明官僚体制发挥着高效的作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更何况还有太皇太后张氏的积极辅政。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太后依旧维持着仁宗、宣宗二朝的施政理念,继续让杨士奇、杨荣、杨溥在内阁中发光发热,“仁宣之治”的清平局面依旧延续着,各国使臣按照惯例陆陆续续来到北京朝贡,这个国家依旧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大清王朝

公元1713年,康熙52年的清帝国,依旧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带领着整个国家前进。这一年,已然59岁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稍微轻松许多,去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税收政策一下子让国家人丁迅速兴旺起来,纠缠大半年的江南科举考试舞弊案也总算结案,总算是让老皇帝不再心烦。年初时,远在西藏的五世班禅罗桑意希正式被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依然坚定与康熙皇帝站在一起。但是,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却依旧困扰着这位即将过自己六十大寿的千古一帝。因为就在去年,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这又给了其余皇子蠢蠢欲动的机会,无论是大阿哥还是八阿哥,都在积极地表现着自己。而躲在一旁的四阿哥胤禛,却表现的异常超然,业已35岁的他,整日只在府中照顾着自己不满两岁的儿子弘历,丝毫没有表示出对太子之位的兴趣。整个大清王朝的走向,在此刻依旧不为世人所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遍览中华文明历史,大一统王朝的七十岁正是蒸蒸日上的岁月,而辉映后世的那一个个名字都正值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时空流转如梭,如今的中华更是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代,这边是属于我们的历史时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少年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