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文化种类市场

欢迎光临良靳美玉--玉石文化种类鉴别鉴赏的玉石知识分享资讯网站

快捷搜索:

度过历史瓶颈期之后:细说中国史上历代王朝的第七十个年头(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在中华文明历史中,2019年一定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样的盛况和成就,确实在数千年历史中并不多见,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看罢中国历史各王朝政权,你会发觉除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之外,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被一些人称之为历史的瓶颈期。
 
历史瓶颈理论
 
       何谓历史的瓶颈期?一个花瓶,瓶口和瓶身总是宽阔的,但是在瓶口向瓶身的连接处,往往是整个花瓶最为狭窄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瓶颈。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如若能够度过瓶颈,则便可以享誉数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时光,诸如汉唐,亦或明清;如果未能度过瓶颈,则便会成为短命之朝,远的如秦隋,中有司马氏之西晋,近世也有建都南京的诸政权等。
 
 
       论是短命之朝,还是度过瓶颈期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瓶颈期也都风云诡谲动荡不安,秦有赵高李斯改诏立胡亥阴杀扶苏之事;西汉前有吕氏专政,后遇七国之乱;三国虽归于一统,然八王之乱不久便祸乱朝纲;大唐建国未久便经玄武门之变,兄弟手足相残;大宋斧光烛影之疑,大元旁系入统之惑,大明经靖难之役,大清有太后下嫁,天平天国定都未久便爆发天京事变。
 
       巧合的是,这种种变乱都发生于每朝建立几十年之后的时光内,往往都是第一代至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初期。有人据此便总结出如下规律:开国立基之君皆雄才大略,乱世起家,四处打拼,遂众望所归,最终称帝建制;此后,继君若是一直随父征战,能力不逊于开国之君,则绵延第三代便出现问题;若继君本来羸弱,则二代就会出现问题。这便是朝代瓶颈理论。
 
       若要再进一步去看,当立国未久,人心不稳之时,新的规则和秩序尚在摸索,新生政权积极革除前朝之弊,所有事情皆呈现欣欣向荣之姿态。而当数十年后,王朝基业稳固,新的问题和矛盾便会随之出现。昔年跟随开国之君征战讨伐的将帅大臣,已然有功高震主之嫌,些许人员在开国之君在时还算服帖,若嗣君继立,德望人心往往不及,便会产生权力之争。新君为立威,往往驾驭失当,所托非人,外戚和宦官夹杂其中各怀鬼胎,其余皇族兄弟虎视眈眈,前朝大臣各怀异态,群心浮荡,重新洗牌在所难免。或许可以从中窥测朝代瓶颈理论的另一些端倪。
 
        那么,当封建大一统王朝度过瓶颈之后,不但会延续数百年时光,更会变得空前强盛,从而形成历史上津津乐道的盛世时代。前有“文景之治”,中有“开元盛世”,后有“康乾盛世”,而盛极而衰后的中兴与衰落,那便是后话了。此回,我们只是来看一看,那些安稳度过历史瓶颈期的历史诸王朝,在其开国第七十个年头,都经历着什么样的时光和岁月。
 
西汉王朝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大汉建国七十周年。这一年,汉武帝刘彻刚刚24岁,血气方刚的大汉皇帝干了一件大事,他听从大行王恢的意见,命令五将军埋伏三十万大军于马邑,准备诱骗匈奴上当,趁机干掉单于。但因为雁门尉史的告密,匈奴识破了汉军计谋,没有上当。自此之后,长期处于“和亲”状态下的汉匈关系被打破,大汉与匈奴之间的长期战争,在这一年之后彻底爆发,汉族崛起之路开启。​
 
 
东汉王朝​​
 
​        公元94年,年仅16岁的汉和帝刘肇已经成为汉帝国第四代皇帝了,此时的东汉已然度过瓶颈期,呈现欣欣向荣之姿态。这一年,年轻的汉和帝一举将专政多年的寇氏外戚一网打尽,重振朝纲,改变外戚擅权时的奢靡贪腐之风,促使东汉国力趋于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然外戚与宦官交互作用、左右朝局之风,只是暂时隐藏。东汉后头的事儿,学过历史的都清楚。
 
 
东晋时期
 
       公元386年,其实挺乱乎。这一年,距离永嘉之乱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偏安在江南的东晋王朝也迎来了自己七十岁生日。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和北方西燕皇帝慕容冲都是二十几岁的生瓜蛋子,掀不起历史的波澜。而在去年,曾经在淝水之战中对决的两个人物——前秦皇帝苻坚与东晋宰相谢安皆在这一年逝世,令人唏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